Snmr Miri 2024‧8‧27…上午7:36
《楞嚴經》:「理則頓悟,乘悟併銷;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。」
道理,我們或可以一下子就明白,甚至有可能馬上會開悟。但是,我們的「業習(根性)」卻還是得一點一滴…腳踏實地的…慢慢淨除才可以。
Snmr Miri
●理可頓悟,事須漸修。
◎這表示「頓悟」並不能說是一個人的「証量」,而只能說是一種「高妙的體悟」而已。
◎真正的「証量」是在「事須漸除」那裡,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有辦法把自己的業習…淨除到哪裡,而就在那裡…那才是我們真正的証量!
鄭來也
Snmr Miri 不要用漸,知道就做到,吳藥師佛說的,還給你漸修事修喔
Snmr Miri
是啊!網路上有很多高人,所以,我們必須戒慎恐懼才可以。
Snmr Miri
註:這個「事須漸修」的「事」,是指「心之事」,也就是指自己的「根性」,而不是指「外境之事」。 所以,「修心」才是修行的重點,若一直想要把「外境」給修掉,那就是炊沙煮飯了。
Snmr Miri
至於如何讓自己的「心性」完全的清淨(空),那則是一門非常有「証量」的功夫了。
Snmr Miri
用「知道(理悟)」來催眠自己已經証悟,這從「法界論」的角度來看,那真的是一種笑話!
Snmr Miri
●理可頓悟,事須漸修。
◎事實上,有關於「理可頓悟」的理趣,我們應該比較容易體會。也就是說,有一些「道理」、「法則」…我們是有可能一聽就懂的,甚至會有…原來如此…那種突然開竅的喜悅。
◎但是,這個「原來如此」…真的就原來如此了嗎?
◎等到我們真正去面對這個「原來如此」的時候,往往會因為各人的「操作手法」或「周遭因素」的影響,然後就……不如此了。
◎於是,我們得再去了解「自己」和「環境」的問題所在,然後才有辦法克服這些問題,並且還要進一步的熟練演示,然後,所謂的「原來如此」也才能如理顯現的…被我們確定:果然就是如此!
◎從「原來如此」到「果然如此」,這須要一段「實修(印証)」的過程,然後,也要等我們熟練了之後,才有能力「隨機應緣」的…無時不在「原來如此」裡面!
◎「原來如此」,容易;「果然如此」,不簡單!
◎最後,以「果然如此」故,我們將有辦法在各種「不受控的因緣」中…如理相應的不被「因緣」所影響(控制)…,於是,我們的身心就可以在「任何因緣」下…以「果然如此」的姿態…得以自在無礙,美哉!
Snmr Miri
●以「果然如此」故,我們將有辦法在各種「不受控的因緣」中…如理相應的不被「因緣」所影響(控制)……
◎要到這個時候,我們才有能力渡人,也才有能力「應以何身得渡者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」。
◎是的,能夠証得「果然如此」的人,必然能了知「無論是什麼因緣」…都在他所知的「果然如此」裡面,然後,隨時可以「應機予葯」的給需要的人!
◎若只還停留在「原來如此」的階段,這種人大概只會對別人說:你只要照我的話去做,你就能像我這個樣子!(甚至會很自慢的對人這樣說:我的原來如此,放之四海而皆準,你只要好好聽我的話(所說法),準能和我一樣的開悟!)
◎試問,這樣的「頓悟」…能算是「証量」嗎?別開玩笑了!
◎要知道,「頓悟」而缺少「事修」的這種「誇口」,很容易嘴巴一張開,別人就可以看到你穿什麼內褲。 所以,我們還是要了解「事非頓除 因次第盡」是怎樣的實修才好。
Snmr Miri
●理可頓悟,事須漸修。
◎只要專心一致,我們真的…隨時都有機會…「頓悟」,所以,「頓悟」真的沒什麼了不起。
◎要懂得「悟後起修」,這才真的是一件很偉大的工程!
◎所以,「頓悟」之後,要如何「事修」,我想,那還得看各人的能耐是如何了。
◎還是那句老話:不懂得返觀的人,不認識自己的人,就算他的「悟」再怎麼「高妙」,他真的已經腳踏實地的在「修行」他的「高妙之論」了嗎?還是…只是變成了一部「留聲機」而已?
Snmr Miri
悟後起修…是很重要的進路。
也要這樣,我們才不會辜負了自己的那個「高妙的體悟」!
Snmr Miri
所以,很難得的「高妙的體悟」…並不是不好。
只是,如果我們不好好應用,竟而讓它變成了六耳獼猴的金箍棒,那麼,我們將不只抓不到這隻「讀心獸」的「根性」,反而會藉著「高妙的體悟」…澎漲了自己的根性,最後,還被自己的根性…打得渾身是業障……
Snmr Miri
其實,「高妙的體悟」…能讓我們更有自信,而且,也能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「根性」,如果我們懂得如何「返聞自性」的話!
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懂得「返聞自性」,那麼,由「返聞自性」所引發出來的「高妙體悟」…將可以讓我們更懂得如何看清自己,然後,我們也才更有能力…可以隨心應手的…向自己的根性下根夫……
Snmr Miri
是的,我們就是要用「高妙的體悟」來…悟後起修。然後,提昇自己的根性(靈性)……
並以「實修」的方式,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…讓自己的「根性」…不再那麼的濁重,並得以漸次的提昇……
Snmr Miri
如果,我們能用「體悟」來提昇自己的「根性」,並用「漸次清淨的根性」來提昇自己的「體悟」,那麼,這種「善性循環」,將是一個很善巧的修行法門……。
Snmr Miri
通常,所謂的「體悟」…和我們的「根性」有絕大的關係。
也就是說,「根性越清淨」的人,其「體悟」的品質就越高,於是……
於是,所謂的「開悟」,必然是「相對清淨」的人…才有這樣的機緣。否則,其人所謂的「開悟」…恐怕也只是「慢心」的一種「反射作用」而已。然後,其人的慢心,將很天理昭彰的…藉著他的開悟…而被天下人看盡他所穿的內褲……
Snmr Miri
真正的開悟,哪是慢心所能自以為的?
然而,網路上…這種人卻有如過江之鯽……。
Snmr Miri
所以,不是自以為是的不斷給自己催眠,然後自己就可以真的開悟了。要知道,別人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,更何況是…還有更多「為反對而反對」的人…也正很情緒(我見)的…必然會來反對你這種…他也不以為然的笑話……。
4天4 days ago
回覆
分享